身边榜样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 -> 身边榜样 -> 正文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程嘉豪——潜心深耕,虽远必达

发布日期:2025-04-24 点击数:

程嘉豪,太阳成集团tyc97282023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程星星教授,致力于高性能物理储氢材料的开发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Energy》《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能源领域期刊发表JCR一区论文5篇,单篇他引次数突破30,授权发明专利两项。获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团支部之星、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

承前启后,步履不停

2020年9月,程嘉豪来到太阳集团tyc9728攻读硕士,2023年转入博士阶段。导师程星星教授见证了他从硕士生到博士生的蜕变。程老师经常说“生活就是人生最好的实验室”这一理念让他学会在科研与生活间寻找平衡,更让他学会以生活化的视角探索科学问题。一次深夜实验后,他受走廊开关灯瞬间闪烁的启发,想到若能如同电流般精准调控氢气的储存与释放,是否能为清洁能源利用开辟新路径?他带着这份兴奋去找导师讨论,进而确定“电场响应型储氢材料开发”这一课题该课题致力于通过电场的施加与释放实现氢气的高效可控存储,力图实现将科研成果融入未来能源应用的“生活场景”。

笃行不怠,厚积薄发

科研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Life’s not all rose”是程老师在他迷茫时激励他的箴言。面对电场储氢领域文献稀缺的困境,他毅然踏上一条充满挑战的探索之路,辗转于实验室与计算中心。每一次实验的失败,他都看做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他都会失败中汲取教训,调整策略,重新出发。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终于自主设计出一套高压、高电场环境下的储氢反应器,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探索工程可行参数边界。为突破电场强度过高的技术瓶颈,他从零起步研习DFT与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氢气分子在电场中的解离路径、吸附能演变及电子转移,构建了材料-电场-氢气三元协同作用的理论模型,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程老师和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低电场阈值、高循环稳定性的储氢新材料,相关成果发表于《Energy》《Fuel》等期刊。他感恩导师在每一次迷茫困惑时的拨云见日,更感激学院提供的尖端实验平台,让他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勇攀高峰。

追光逐绿,向新而行

科研之外,他积极参加学院学术沙龙在思维碰撞中拓宽视野担任博士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主动承担支部工作积极参与学院四十周年院庆等活动投身志愿服务。被评为“团支部之星”“优秀共青团员”等。

回首求学路,荆棘与繁花共生他深知能源革命的征程需要一代代人接力攀登。未来,他将继续以电场储氢技术为支点,推动绿氢储运环节的降本增效,为国家能源结构转型贡献青年力量。前路虽远,行则必至。

 

资料提供:程嘉豪/责任编辑:刘晓凤、程星星


太阳成集团tyc9728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4 太阳成集团(tyc9728·China)官方网站-Macau Platform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邮编:250061

电话:0531-88392701 传真:0531-88392701

[ 网站管理 ]

  • 山大能源与动力工程

  • SDU微言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