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 -> 身边榜样 -> 正文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张雨凡——行稳致远,逐梦前行

发布日期:2025-04-14 点击数:

张雨凡,太阳成集团tyc97282022级硕士研究生,师从李德祥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非常规能源开发及富CO2工业废气封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能源领域权威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和Energy &Fuels等)上发表SCI论文6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荣获硕士生国家奖学金两次、太阳成集团tyc9728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

 

潜心科研,索未来

时光回溯至2022年,张雨凡初入课题组,满载着对科研的懵懂与憧憬。在导师李德祥的悉心引领下,她逐渐融入工科研究生的学术生活,她以“充实且极具挑战性”来概括自己的最终接触科研的感受。读研伊始,李老师便时常叮嘱她要尽快进入科研状态,多读文献,努力迈出科研第一步,在这样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张雨凡迅速完成了心态上的转变,研一期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沉浸于文献的海洋系统深入地汲取科研知识。从对文献的懵懂无知,到逐渐形成清晰思路,她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有条不紊地积累文献厚度从而激发科研灵感积累并整理350余篇英文文献后,她终于成功发表了首篇SCI综述,一脚踏入了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与碳封存的科研之路上,努力为国家的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砥砺前行,笃行不怠

正式进入科研状态张雨凡深刻体会科研之路上的荆棘丛生模型精度不佳模拟收敛失败论文投稿被拒等挫折如影随形,但她始终选择迎难而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在与科研相依相伴的日子里,她始终怀着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全身心投入到每一次模拟和实验当中。通过对现阶段非常规资源页岩油气的开发技术不足的总结,张雨凡发现现阶段CO2捕集分离高昂的成本制约着纯CO2注入开采页岩油气方法的工业应用,因此她提出跳过CO2捕集分离过程,直接在页岩储层中注入富CO工业废气强化开采页岩油气这一能源开发新方案该方案不仅降低了气体获取成本,还为页岩油气经济安全开采及废气封存提供了新思路。为了更好的研究在纳米级别下的页岩油气开发过程,张雨凡采用了分子模拟手段,从微观角度开发了与我国四川南部地区页岩相对应的分子模型,深入研究富CO工业废气注入强化开采页岩油气的纳观动态行为及其封存机理,探究发现使用富CO2工业废气进行页岩气驱替开发在环境友好性和操作安全性的角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在驱油体系中废气与页岩油展现出较好的协同作用,有利于页岩油的安全高效置换开采。在李老师的指导下,相关成果形成成熟完整的系统开发体系,并能源领域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6篇在遭遇自己一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张雨凡总是第一时间将自己遇到的困难与导师深入讨论,她特别感激李老师在每一次科研讨论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导师总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全新的研究思路,为她的科研计划顺利推进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有力支持,她时常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能够置身于太阳集团tyc9728这样一学术氛围浓厚的院校,在快节奏且充实的科研生活中实现快速成长。

微光成炬,向光而行

汗水是努力的印记,挫折是成长的阶梯。科研之路漫长而艰辛,唯有不懈奋斗。回顾硕士研究生的时光,张雨凡不仅在课题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2025届毕业生,在未来的征程中,她期望能在页岩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富CO工业废气的清洁再利用领域做出更多贡献,为该领域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科技进步、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深知,未来的路一定也充满挑战,但她始终期待能继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继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业建设中。她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

                                        

                                                             (资料提供:张雨凡/责任编辑:刘晓凤、李德祥


太阳成集团tyc9728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4 太阳成集团(tyc9728·China)官方网站-Macau Platform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邮编:250061

电话:0531-88392701 传真:0531-88392701

[ 网站管理 ]

  • 山大能源与动力工程

  • SDU微言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