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奥地利维也纳外交学院环保技术与政策学者Piet Bahn受邀来到太阳集团tyc9728兴隆山校区,与太阳成集团tyc9728师生围绕“太阳能未来动向:政策、市场与产业发展的反思”进行学术沙龙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永卫、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杜文静、李德祥副研究员出席活动,秦宁教授主持活动,辅导员张欣媛和学院2021级、2022级本科生参加活动。

Piet Bahn从自身研究课题切入,带领与会师生回溯全球光伏产业变迁。就“为什么选择太阳能光伏研究”“为什么聚焦在中国”等问题,他表示,中国用十年时间将光伏组件成本降低了超90%,实现了光伏产业的迅速崛起。这充分证明了全球能源转型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技术、市场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欧盟监管严格、创新速度较慢,中国政策灵活、创新速度快,两种体制各有优势、具有互补性。“政策引导+市场驱动”的模式,是目前西方太阳能未来发展亟须破解的密码。

秦宁表示,Piet Bahn多年来专注研究环境政策与地缘经济领域,聚焦政策、市场与产业发展等多维度分析理论,对太阳能未来动向有深刻见解,认为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关键词,希望今天的学术沙龙能帮助老师和同学们更好了解相关研究进展。

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相关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中欧在光伏组件回收领域具有不同优势,欧洲在回收技术标准上更成熟,而中国拥有规模化处理能力,中欧双方结合各自优势、建立互补合作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大有可为。
通过此次学术沙龙,师生们对于政策、市场、产业发展共同驱动下的太阳能未来动向有了新的认识,这也有助于引导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多维度的问题分析能力,帮助同学们朝着跨领域、多学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方向不断努力。
(文字/崔峻玉 图片/聂雅涵 审核/秦宁、张欣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