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晴天,澄澈日光倾洒,明亮又满溢活力。4月20日,太阳集团tyc9728第十六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太阳集团tyc9728兴隆山校区工程训练中心举行。在这里,参赛者精神抖擞,热情地向评委老师介绍他们的实践成果,评委老师认真聆听,不时向参与者提出问题并给出他们的见解。整个训练中心充满了学术探讨和思想碰撞。
逐梦赛场,自信飞扬
参赛者用奇思妙想打破边界,在试错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验证想法,用汗水浇灌创新之花,让作品成为实力的见证。在这次大赛中,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参赛选手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好。对于参赛者来说,他们怀揣着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热情,将努力在节能减排的赛道上,定义新的可能。“这次参赛,我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项目方案,提升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学会了用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次比赛也更加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本次节能减排参赛者丁俊尚这样说。希望他们能永远以这样的热情,用双手与智慧点亮绿色发展的未来。

精评启智,灼见领航
在节能减排大赛中,评委们以专业视角为赛事护航。邢建平院长指出,本届参赛作品呈现两大突破:一是科学性显著提升,团队普遍运用仿真技术、数据论证等方法强化理论支撑;二是实践落地性增强,不少项目完成原型搭建与场景验证,形成“设计—实践—检测”闭环。他期望学生以赛事为起点,将创意转化为专利成果,通过学科交叉协作组建创新团队,破解社会实际问题。

孙奉仲教授在采访中谈到,本届大赛参赛作品呈现出“质量与广度双突破” 的鲜明特点:参赛作品从模型到机器人等实物展示均展现高完成度,且选题覆盖节能、节水、环保等多领域,紧密呼应“节能减排”核心主题。同时他也高度肯定了学生的探索勇气。最后他建议参赛者们:“选题要精准对接社会需求,抓住社会痛点。在打磨技术路线的过程中,多请教老师,少走弯路,让创新想法真正落地生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评委们坚持鼓励与引导并重,先肯定创意亮点,再从专业角度剖析问题,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能源环境事业,以更多创新成果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无私奉献,不辞辛劳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在幕后默默付出与努力的志愿者们。大赛开始前,他们就开始布置场地,搬设备,摆展台,任劳任怨。大赛开始后,他们穿梭在赛场的各个地方,维持现场秩序,给选手答疑、引导观众。作为本次大赛的志愿者之一,崔峻玉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准备比赛的工作十分辛苦,但我也有很多收获,不仅收获了许多同为志愿者的朋友,还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同时学习到了参赛者的思想与作为。”正是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保障了此次大赛的顺利进行。

4月20日下午四时十分,随着颁奖仪式结束,节能减排大赛正式落下帷慕。希望在明媚的春日里,山大学子的参赛作品能够如春花般绽放,展现独属于他们的创意,在国赛中突出重围,续写辉煌!
(文、图/徐静蕾、韩瑞恒、陈润泽)